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索引

专区

品牌墙

历史 History

模型杂谈

看了一些模友的评论与留言,发现最近有关模型在材料运用上的议论很多,那么品牌商与工厂对于各种材料在不同部位的创新性运用,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呢?

首先对于每一款模型的推出,品牌商的成本回收都是有一定风险的,更别说赚取高额利润了,TWH退出市场就是一个佐证,TWH的精细度是得到大家首肯的,精度的提升意味着成本的抬高,那么成本高了,通过什么来消化呢?

量能,一般新品模型的产量都是以一千台为一个批次生产的,再少的话工厂就不愿意接手了。行话就是:“流水线没法开,工人刚有点感觉,活就没有了”。品牌商通常把生产出来的一千台里面的大部分提供给实车厂,作为企业文化的特殊商品。实车厂消化不了的由品牌商流入市场销售,量能的准备工作都是在开发新品之前落实的。如果实车厂连五百台都要不了,那品牌商就要压货,也就是压资金了。NZG的11200是个例外,利勃海尔的实车销售好,承诺的模型比较多,不同的租赁公司也承诺了不少(每款200个,当然价格更贵一些),开发资金充裕,再遇上中国厂家蓬勃发展时期用工成本低廉的利好。曾经有一段时间利勃海尔基本涂装的市面上都拿不到货,因为前面批次的货都给利勃海尔放自己的仓库里了。所以11200不差钱,不能作为一个范例。

其他型号的模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比如TWH东西精,定价不算贵,但零售市场毕竟太小,库存一多就存活不下去了。所以没有量能做保证的模型开发起来就得权衡了,拿塑料起重臂杆头来说,四个杆头四种尺寸,做合金的话就是四个模具,厂家的收费不会低于八万,均摊到一千个模型上,光四个杆头成本就要100元一台车,采用塑料杆头才几分钱一个,爱好者们可能认为装上金属杆头才有价值,品牌商毕竟要活下去,他首要考虑的是实车厂出多少钱买这么一台模型,然后预计的销售量能是多少,估算一下大概的开发成本,他要找一个平衡点既能赚到钱又能赢得一些市场口碑。模型加工工厂则不管,你给多少银子我给你办多少事情。先期开发的费用都是向品牌商要的,首付款用完了,样板件还要改,你就得再加钱给工厂.

拿LTM1350打比方,实车厂愿意出200欧元拿500套,实际对外销售279欧元一套,那么品牌商就照着远低于200欧元的价格来操作,因为还要加入企业利润扣除所有模具开发成本。所以如果一款新开发的模型销售价格不太高,并且在开发之初就预计到不能一版再版,那么他采用轻质或简化的材料就是必然之选。

另外从材料学的角度来看,由于车型大小的不同,全合金手臂的11200模型的成功不能复制到LTM1350,LTM1500的身上,做材料的都知道即使一毫米的细微差别在应力上也是完全不同的,(这里主要指的是上车回旋系统)在没有资金进行充分论证及试验的前提下,采用轻质地的材料对品牌商来说是最稳妥的办法,既然有可能因为上车太重在玩家把玩过程中造成模型损坏,还不如索性采用新型材料降低重量,同时能够降低市场销售价格何乐而不为!

开发资金的投入多与寡是我们爱好者们改变不了的,决定权不在品牌商而在实车厂手里,与其排斥,不如期待新材料新技术的到来,通过更新的技术手段才能达到多赢,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模型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上面做出过卓越贡献,随着全球产业链的转移,如同中国品牌的工程机械逐渐站上历史舞台一样,模型发展这一棒是否能传到我们手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中国的实车厂家们在里面能起到什么作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又能让模型更便宜,更逼真?

通过我们所有圈内人士的共同努力,细心呵护,让这个只有三四十年历史的新生儿蓬勃发展。

随笔于2013年8月20日晚
纪念TWH

2 comments to 模型杂谈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反垃圾评论过滤,请使用阿拉伯数字(0-9) anti-spam question, just use Arabic numbers 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