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索引

专区

品牌墙

历史 History

[ros] Pisten Bully 600 – 3Violon铲雪车

这次介绍另外一款运载物,Pisten Bully 600 – 3Violon铲雪车
以下内容摘自铁甲论坛阿光的帖文。

在南极内陆的所有7个国家6个站(法国和意大利合建了一个站,还有美、俄、德、日、中的)中,除了日本的富士站的雪地车是他们自己造的,其他都用这两种车,分别是Pisten Bully–300polor和Cater Pillar– MT865B。单论极地陆上运输能力,我国目前是最强的。300是德国专门为极地研究制造的特种车辆。尽管也有3米高4米宽5、6米长,但形象非常可爱,两条履带比车身宽许多、前窗很大一直到驾驶员的脚下,红蓝色的涂装也很鲜艳。300在雪地上的越野能力极强,过雪垄、跨软雪带都不在话下,还能拖三十多吨的雪橇。和300相比卡特就是个大块头了,要跨上五级铁梯才能进入驾驶室。卡特原来是加拿大生产的一种大马力拖拉机,澳大利亚人进行改装后成了极地专用运输车辆。卡特虽然通过能力不如300,但跑得快,力气又很大,能拉六十多吨的雪橇。
image
image
驾驶PB300一定要有全新的理念。一般先踩油门,将发动机转速固定在1600左右,然后按前进档、松刹车、调整档位起步。车辆行进、加速、后退全由档位控制,所以要说开300也方便,一个手指就能操作。偏偏这控制档位的是一个嵌在方向盘上一元硬币大小的白色塑料拨盘。相对豪华气派、身价几百万元、驾驶室温暖如春的雪地车来说,这拨盘真是寒酸,处处透出一股小家子气,外表简陋、操作还极不方便。由于它的窄小只能用一根手指滚动;由于材料低劣又非常容易打滑。再冷的天,爬上驾驶室也一定要把冻僵的手从手套里拿出来,才可以玩得转这个小东西。
image
image
下面看模型,最开始以为是50比例的,后来一查才发现是43比例的,不过作为运载物来讲问题不大
image
这个模型应该是出过几个版本,这款是带吊车的版本,生产日期至少是09年以前
image
image
整车塑料件比较多,不压手
image
image
下面看看细节,整体的还原度还是很高的,比例协调
image
各种车灯、后视镜、雨刮都单独做出来了
image
image
前铲是塑料材质的
image
液压缸也有表现
image
image
履带是橡胶材质,这么多年了,也没有老化开裂的现象,但是整体来讲比较硬,而且已经呈现了定型的状态,很难转动
image
image
尾部的这个叫啥?平雪板?
image
虽然整体是塑料的,但是各种部件做了分色处理,细节表现力足够
image
管线也有表现
image
image
液压活动机构
image
最后是小吊车,整体是塑料材质的,而且俯仰角度不可调节
image
但是可以转动
image
臂头部分有点随意,但是聊胜于无
image
介绍完毕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反垃圾评论过滤,请使用阿拉伯数字(0-9) anti-spam question, just use Arabic numbers 0~9 *